慕容嫣自打收到父亲的来信,便商量着如何和妹妹对付贤妃肚子里的孩子。如今贤妃又得淑妃相助,自然比从前更难对付些。
慕容昭倒是个一心一意为了母族荣耀在后宫兢兢业业的,可慕容嫣自打上次吃了瘪,倒像是被拔了牙的老虎一般,唯唯诺诺起来了。
贤妃不日临盆,慕容嫣倒是不怎么急,如今她已然成为慕容家的备选棋子,她那样高贵的出身,到底是没赶上天时地利,倒让那个从小到大什么都矮自己三分的妹妹抢了先,登上了皇后的宝座。她现在是打算摆烂到底了,也不想着法子让贤妃肚中的孩子无法落地,也不想着坑害贤妃的性命,日日在她的承欢殿捣鼓乐谱,皇帝看到丽妃如今这样安分,又日日看到她如花娇艳的面庞,不免心生怜爱,复了她的贵妃之位。
丽妃的册封礼甚是隆重,就是比封后大典也毫不逊色,可见皇帝对这位贵妃不仅仅是政治联姻,也是从小到大青梅竹马的情分,那自然是皇后比不了的。
慕容昭何尝不爱慕皇帝表哥,可是表哥的眼里只有自己的长姐。慕容家那么多女儿,他好像都看不见似的,算命先生曾说自己有皇后的命数,而姐姐没有,她从小受到的栽培不比姐姐少,就算是选秀,也是长姐先替自己入宫探虚实,可是人不可能十全十美的,总有缺憾。她自持美貌,可是自打见到长姐的第一天起,她就知道,慕容嫣倾国倾城的美貌,是哪个女人,都无法媲美的。
贤妃到底是生下了皇上第一个孩子,可惜是个女儿,皇帝虽然高兴,却并未履行承诺,许她贵妃尊荣。贤妃固然恨毒了丽妃,可论恩宠,丽妃却遥遥在自己之上。她知道现在还不是时候,况且小公主刚出生不久,她得好好照顾自己与皇帝的第一个孩子。以后日子还长,她都会有的。
阿华的因打了败仗被流放的哥哥,不日前戴罪立功,皇帝虽未复他将军之职,却许了他一等侍卫统领的官职,那是阿华第一次见到自己同父异母的哥哥——孙懿麒。他虽是武将,可眉眼却比女子还要清秀几分。她是个很细心的人,那日小公主的满月礼上,哥哥的眼里只有贵妃一人,阿华心里有些害怕,他的哥哥,竟然觊觎皇帝的女人,欺君之罪,足以让国公府从上至下所有人为他的愚蠢陪葬。
阿华是个聪明人,不久后便写了封书信寄给了母家。据说哥哥因为这封信挨了父亲好几顿打,可是依旧对贵妃贼心不死,父亲最害怕的倒不是他对贵妃生出了不臣之心,他害怕的,是儿子为了女人谋反,谋反,可是株连九族的大罪。阿华的三哥是嫡母三个儿子里最狼子野心的一个,他如今看上了贵妃,他是一定会不择手段得到贵妃的。
果不其然,阿华和父亲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据说贵妃生辰那日,三哥送了极贵重的珊瑚项链,皇帝生疑,罢免了哥哥的官职,贵妃也受了牵连,被禁足三个月。
可三哥依旧对贵妃魂牵梦萦,因此得了癔症,皇帝知晓此事后勃然大怒,也知贵妃无辜,可念及国公爷当初为先帝出生入死的功劳,还是带着丽妃前去国公府探望。
慕容嫣不知道这傻小子对自己情根深种,也不忍他为自己丢了命。便将珊瑚项链原封不动地还给他,说是若有来生这样冠冕堂皇的话。三哥也是襄王有心,神女无梦。贵妃祸国殃民的妖妃名号也就是因为这件事坐实了。
奇怪的是,皇帝不但不因此疏远贵妃,反倒对她比从前更好了。慕容昭心生妒忌,便偷偷在她的胭脂里下了让人容貌尽毁的毒药。可巧那胭脂被丽妃宫里爱美的小宫女偷用,那张脸登时红肿,起来的几个小疙瘩还不住地往外流脓。
贵妃以为是贤妃做得,立马跑去乾清宫告状,皇帝爱护贵妃,下令彻查此事,不想却查到了皇后头上。皇帝知道此事轻重,只是削了她协理六宫的权利,如今皇后成了个空壳子,倒是贵妃一人在后宫一枝独秀,皇帝忌惮淑妃父亲手握兵权,只是给了她恩宠,却教她身边的宫女在她的饮食中,偷偷加避子药。
孙懿麒自打见了贵妃后,寻常女子也入不得他的眼了。加之被罢官削爵,更是日日流连于青楼之中,不思进取。父亲看到儿子这般,不忍他日渐消沉。找了个道士看他是不是沾染了什么邪祟,那道士却说,他与那妖妃,确实有一段前缘。
那道士神神叨叨的,说前世小世子是个猎户,无意中射伤了山中一只赤狐。那赤狐生得漂亮,又极通人性,猎户便将那狐狸带在身边。一日猎户家中起火,他却睡得沉,赤狐拼尽全力嘶吼将猎户叫醒,自己却困在大火之中丧命。猎户许诺,若有来世,那狐狸幻化人形,定当以死相报。而那赤狐也因此功德投胎为人,更因善举,投生成了富贵人家的小姐,狐狸本就擅媚术,自是生得倾国倾城。这也就解释了三哥为何只见了贵妃一面,就对她生了不臣之心。
国公爷问这道士可有化解之法,道士摇摇头,说:善恶都是前因,福祸自是后报。这猎户欠了赤狐一命,若有来日,自当以命相报,方才了却前缘。
孙家因为这道士的话,又因着儿子如今这幅模样,便想着不如让儿子与丞相府结亲,这样既消了圣上的疑心,也让这小子将来有机会给贵妃报恩。丞相府哪是那样好说话的人家,问国公爷要了许多聘礼,还只是许诺陪嫁一位府中庶女。
三哥成亲那日,皇上和贵妃也来了。三哥和慕容岚成亲,自是心不甘,情不愿。可看到贵妃亲临,脸上尽是万种风情,也接受了她的庶妹,并承诺以后好生爱护妻子,皇帝看他有意悔改,又念着他行军打仗的才干,复了他官职,让他跟在余将军身边,当个副将。
可前缘哪是这么容易了却的,贵妃见孙家儿郎生得俊俏,有对自己痴情不渝,也对这小子芳心暗许,可怜了皇帝,看不穿二人的苟且,只当是贵妃过于美貌,才引了这无妄之灾。
不久后贵妃怀上龙嗣的事情合宫皆知,但没人知道,这是贵妃与三哥暗通款曲,怀上的孽障。
三哥到底还是谋反了,她听说三哥挟持了余将军,带着大军杀入京城,要迎娶贵妃为他新朝的皇后。国公府如今是热锅上的蚂蚁,就连她孙懿华自己,也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皇帝震怒,将一切祸事全推到贵妃头上,并且下令,三军之前,将贵妃斩首,挂在城门之上,以告慰死去将士的英灵。而孙懿麒提出的条件也很简单,他只要贵妃平安无恙地回到他身边,便下令三军离开京城。
贵妃是在兵荒马乱之中产下的皇子,皇帝疑心这孩子的血统,找人滴血验亲之际,被暗卫杀害,三哥携叛军入城,自立为帝。可名不正,终究言不顺。三哥如今摄政,而贵妃,也因生下小皇子,被立为太后。可怜的皇帝,害怕外戚干政,可到底,还是死于外戚手中。
懿华若无子嗣,也可被借出皇宫,可惜她生养了小公主,如今也只是先帝的遗孀之一。而淑妃,因父亲之死恨死了三哥,吊死在了先帝的棺椁旁。
贵妃这一局赢得很漂亮,而三哥因谋反成功,国公府一家子也鸡犬升天。现下慕容家和孙家如日中天,而三哥原先明媒正娶的妻子,也只能做个哑巴,看着丈夫与妖妃在府中夜夜笙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