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外卖时顾客的冷眼和刁难,爬楼时沉重的喘息和腿脚的酸痛。
阳阳生病时的揪心和慌乱,他学会一个新词、露出一个笑容时干净又纯粹的喜悦。
深夜回到小屋的冰冷,母子俩挤在薄被下互相汲取的那一丝丝的暖意。
墙角滴水的无奈,却也催生出必须去面对、去解决的韧性。
以及,这突然涌来的、海啸般的陌生善意带来的震撼与惶恐……
这一切,像无数细碎的、带着棱角的碎片,在她脑海中旋转、碰撞。苦的,涩的,酸的,偶尔也有一丝回甘的甜。它们如此真实,如此具体,构成了她每一天的呼吸,构成了她和阳阳相依为命的“人间”。
她不要只做“阳阳妈妈”,一个被苦难定义的符号。
她更不要为了流量,去刻意表演苦难,消费自己和孩子的伤痛。
她只是想……记录。记录下这挣扎求生的真实,记录下这狼狈不堪却依然在努力向前爬行的轨迹,记录下这冰冷角落里偶尔闪烁的、属于普通人的、微弱的“烟火”。
这烟火,是小米粥的香气,是阳阳熟睡的脸,是墙角滴答的水声,是外卖箱里的汗水和委屈,是陌生人的一个援手,是深夜里一盏不灭的、为自己和孩子点亮的灯。
一个名字,带着温度,带着重量,带着她对未来模糊却坚定的期许,在心底清晰起来。
她深吸一口气,指尖落下,带着一种近乎决绝的郑重,删除了“阳阳妈妈的小日常”这行字。
微凉的指尖在粗糙的屏幕上缓慢而坚定地划过:
薇薇和小宇的烟火人间
“薇薇”。她叫林晚,小名薇薇。一个被遗忘已久的、属于她自己的名字。不是谁的妻子,不是谁的附属品,她是林晚,是薇薇。
“小宇”。她的儿子,许嘉宇。他不是博取同情的道具“阳阳”,他是独立的、鲜活的个体,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小宇。
“烟火人间”。没有粉饰的苦难,也没有刻意拔高的温情。只有最真实的、混杂着汗水泪水、柴米油盐、挣扎与微光的,属于他们的平凡人间。
按下确认键。
屏幕一闪,主页的名字悄然改变。看着那八个字——“薇薇和小宇的烟火人间”——林晚的心头莫名一松,仿佛卸下了一层无形的枷锁。一种久违的、属于“自己”的感觉,在胸腔里微弱地跳动了一下。
账号定位明确了,方向清晰了。但随之而来的,是更深沉的迷茫和一丝隐忧。
真实……能走多远?
昨晚那个崩溃的视频能爆火,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戳中了人们心中最柔软的同情和猎奇。那是极致的苦难和脆弱,是戏剧性的冲突。而“烟火人间”呢?记录送外卖的日常,记录育儿的琐碎艰辛,记录漏雨小屋的点滴?这些平淡的、甚至有些枯燥的真实,还会有人愿意看吗?
那些被“单亲妈妈深夜崩溃”吸引来的几十万关注者,当发现她不再展示那些撕心裂肺的痛苦,而是转向日复一日的挣扎与平凡的小确幸时,会不会觉得索然无味,然后迅速离去?
那个“XXX”母婴品牌的私信,还静静地躺在收件箱里。对方看中的,显然是她身上“苦难网红”的标签和一夜暴涨的流量。如果她转型去记录“烟火人间”,失去了那种强烈的“惨”感,这份所谓的“合作”机会,会不会也像泡沫一样消失?
她打开那条私信,又看了一遍。“感动于你的坚韧和真实”……这句话此刻读来,带着一丝微妙的讽刺。他们感动的“真实”,是她昨晚崩溃的样子。而她将要展示的“真实”,是送餐爬楼的气喘吁吁,是计算着每一分钱花销的窘迫,是修理漏水屋顶的笨拙,是阳阳调皮捣蛋时的鸡飞狗跳……这些,还符合他们对“坚韧”和“真实”的期待吗?
巨大的流量像一座金矿,闪烁着诱人的光芒。她清晰地知道,只要她愿意,稍微利用一下这个身份,展示更多的“惨”,或者接受那个商业合作,哪怕只是最低级的推广,都能迅速换来她和阳阳急需的金钱,改善眼前的困境。
可是……她看着熟睡的阳阳,看着桌上王姐送来的、带着人情温度的鸡蛋和面包。
如果为了流量而扭曲了真实,如果为了利益而消费了苦难,那她和昨夜那个绝望痛哭的自己,又有什么区别?她还能坦然地面对阳阳清澈的眼睛吗?还能心安理得地接受像王姐那样纯粹善意的帮助吗?
她关掉了那条商业私信的对话框,没有回复。
目光落在墙角那个接水的盆上。水滴依旧在滴答。
她拿起那个旧手机,走到盆边,蹲下身,没有刻意避开那洇湿发黑的墙面和剥落的墙皮,也没有特意去拍那滴落的水滴。她只是调整了一下角度,让镜头平静地容纳下这个角落——破败的,真实的,也是她和小宇此刻生活的一部分。然后,她按下了录制键。
几秒钟后,她停止录制。没有剪辑,没有配乐,没有煽情的文字。她直接将这个只有几秒、画面粗糙、内容平凡到近乎乏味的视频,上传到了那个刚刚改名的账号——“薇薇和小宇的烟火人间”。
配文只有简单到极致的一句话:
“新的一天。角落还在漏水,但阳光也照进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