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梁单说,“她是一个很聪明的人,如果她愿意,或许是有离开的可能的。”
沈思说:“现在人都已经死了,她有没有选择的能力好像不重要了。”
“她死了,”梁单说,“还有千千万万个她活着。”
“你指那些小孩?”
“对。”
梁单站起来:“我要再去她的家翻一翻,她家里一定还有一些重要的东西。”
杨柳青也站起来,和梁单一起走向房子的废墟。
沈思大喊:“还没吃完呢!”
梁单说:“不吃了。”
沈思“哎呀”一声,一把把剩下的烤鸡抓起来,拎在手里跟在二人身后。
梁单看得直笑:“你干什么呀?”
“你们难道不知道吗,”沈思满脸认真,“离开过视线的食物是不能再吃的,所以我把它拿上,一会儿我们再吃。”
杨柳青说:“我们既然已经吃了她们给的鸡,难道还怕她们再来下毒吗?”
“不光是她们呀!”
沈思压低声音:“今天是我们进这里的第四天,万一今天又有什么新的玩家进来怎么办?万一他们进来的时候恰巧身上带着毒药怎么办?万一他们恰巧想把身上带着的毒药放进烤鸡里怎么办?万一我们恰巧回去把放毒药的烤鸡吃了怎么办?”
杨柳青停下脚步,捡起地上的一个锄头,用力去刨最上面的房屋废墟,一时间尘土飞扬。
苍老的土腥味儿灌进梁单的鼻子里,沈思大叫着一连后退好几步。
梁单蹲在地上,拿走一个个大块儿的土墙,探寻的方向一点点深入。
“咦,”沈思指着废墟底下,“你们看那个角落,像不像是压了一本书?”
杨柳青和梁单集中力量去挖沈思指的方向,几分钟之后,果然成功挖出一个本子。
说是本子,其实只是一大堆废旧的报纸,报纸被白白的针线缝在一起,做成一个厚厚的本子。
本子的封面有点破损,上面写着几个规整的大字:
一年级语文课本。
杨柳青把本子放在地上,在衣服上擦了几把手,才小心翼翼翻开。
报纸的大多数部分都已经被原有的字迹占满,只剩下一点空白的地方,那些空白的地方,被红色的笔写满了拼音。
再往后翻是基础的常用字。
再往后翻,这几十个字的短短小故事。
再往后翻,是进阶的字。
再往后翻,后一页和前一页之间有点缝合不良,两者之间的空隙很大。
再翻一页,上面从一排带拼音的字变成了几道数学题。
杨柳青抓住课本缝合的那一面,用力往前翻,果然在翻了几页之后里面的内容又发生了变化,这次是英文。
再往后翻,是科学和自然。
梁单心情复杂:“怪不得这个课本这么厚,原来它是几个学科的合订版。”
沈思说:“但它很明显在制作的时候不是合订版,是后来才人为缝在一起的。是谁做的,为什么要把它们缝在一起?”
杨柳青说:“你看这缝合的针线,整齐到像缝纫机跑的一样,手这么巧的人,大概也就是她了。”
沈思叹一声:“梁姐,我们在劈柴火的时候发现,那个装泥人的木箱子也是手工做的,做的也很精致。她真的是一个心灵手巧的人。”
梁单听了,用尽全力去扒刚才挖出课本的位置,她不再像之前一样小心挑拣碎片,用力到手指一阵阵刺痛。
杨柳青直起腰,站直身体俯视梁单:“别这样,她就算再怎么像个人,也只是一个npc。”
梁单愣在原地,一时不知道说什么是好。
半响,她才问:“学校被那些村民拆毁的时候,课本一定也被没收了,她收起这些课本,把它们缝在一起,是为了什么?”
沈思说:“是为了学认字吧,她这么聪明,一定希望自己多认一些字。盒子上的那一行,说不定就是她学写字时留下的痕迹。”
杨柳青说:“如果是这样的话,应该留下很多行,为什么只有那一行?”
“你傻呀杨姐,”沈思一拍杨柳青胳膊,“写得再多不就被发现了吗?这一行字,她也只会写在木盒最隐蔽的地方,平时练字的话,可以随便找一块砖头在地上写,又或者是用一支树枝在土上写,这些都可以啊。”
梁单说:“最重要的是,这样不会留下被人发现的痕迹。”
杨柳青蹲下身,空着手用力去刨:“你们越说,我对她就越好奇。”
沈思把拎了半天的烧鸡扔在一边,也加入一起刨废墟。
可是刨了半天,挖出的只有一些锅碗瓢盆,还有一些普通不过的农具。
三人在废墟中刨了许久,蔚蓝的天空肉眼可见地黯淡下来。
沈思喘着粗气,大喊一声:“我又找到了一本书!”
杨柳青和梁单马上冲过去,盯着沈思手里薄薄的小册子。
这本小册子,比起刚才她们发现的课本,更接近一本真正的书。
它的外皮整体呈蓝色,包着透明的书皮,蓝色外皮坏了一大块,露出里面印刷好的铅字,纸页泛黄到看不出原本的色彩。
蓝色的封皮上面,用毛笔写着两行字:
张家村传村之宝。
献祭手册。
沈思拿着小册子的手轻轻颤抖,不知道是吓得还是气得,也可能二者皆有。
“他爸的,这个鬼村庄,献祭竟然真的是祖传的!真是上梁不正下梁歪!”
沈思翻开小册子,第一页上面的内容,就是把人变成动物的方法。
图文并茂,详细教授了如何杀人、杀动物、把人的骨头磨成粉末装进鞭炮、把鞭炮和动物骨头埋进房子的过程。
“他们竟然还敢推锅给那个真假不知的河神,河神只是让他们献祭村民,可没让他们用这样的邪术献祭。”
沈思又一翻,梁单的视线马上被几张画面吸引。
上面画的是几个雕塑,雕塑是小男孩的形象,标题上写着:
供奉之术,保佑枉死的孩子下辈子投个好胎。
“取雨水自然浇灌而成的泥土,将其捏成枉死孩子的模样,用自然植物上色,再将雕塑的中间挖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