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得到顾牧的应允后,慧宁请人的效率快得惊人。
她当天就对接了业内有名的家政企业,不再节省,毫不犹豫地选了最高档最贵的私人定制服务。
高昂的价格也给她带来了非同一般的高效率。
仅仅两天,一男一女两位训练有素的专业管家就表情恭敬地站在客厅里了。
慧宁微微笑着对他们点点头,也不多说什么,只是拿出了那本写满密密麻麻条目的A4笔记本,开始对两位管家进行详尽的情景化培训。
她语速平稳,条理清晰,将顾牧的生活习惯精准切割成无数细节模块:
她条理清晰地拆解顾牧的日常,将其精确转化为服务场景:
从每天日常的早餐咖啡的温度、口味到特殊场景的汤盅预备;
从每日衣物的精细化管理到一年四季衣物管理;
从根据智能体重秤的微妙数据变化动态调整次日的餐食方案与热量提醒;
慧宁还细致指导了两位管家如何定时监控冰箱食品保质期,如何管理家中日常用品的常用品牌库存及补货等细节......
两位管家最初对她还带着点淡漠冷然。
但随着慧宁一项项拆解下去,他们眼底的轻蔑迅速被实实在在的惊讶和钦佩取代。
经验丰富的他们见过不少细致的雇主,但像眼前这位女士,能将一个人的生活习性、健康管理、情绪维护甚至工作习惯拆解得如此颗粒化、数据化、并形成如此清晰具象的可执行流程手册,简直是闻所未闻。
女管家的眼神里闪过真正的赞叹,她忍不住低声道:“慧小姐,这套照料体系……太细致周全了。”
与她搭档的男管家,也在一旁点头,眼底是毫不掩饰的敬佩:“慧小姐,您这份《照顾书》的逻辑清晰度和实操精度,我在业内十年也少见。这哪里是生活照顾,分明是价值百万的私人定制化服务管理方案。”
慧宁对两位管家的赞叹只是微微颔首,神色平静无波,宠辱不惊。
讲解完毕后,她要求两位管家立刻进行现场模拟演练。
她在一旁安静观察,对其中每一点都言简意赅地进行了精准指点和微调。
最后,她拿出精心准备的《顾牧照顾书》核心执行节点手册,明确划分了两位管家各自的职责分工、权限范围以及日常协调机制和时间表。
整个过程严密高效,滴水不漏。
慧宁以绝对专业的姿态,将那本凝聚了她所有观察、分析与经验的A4笔记本,与她承担的全部“权限”,都像交接工作般,被她有条不紊、极其细心地移交给了两位新的服务方。
至此,慧宁把对顾牧所有的爱也完完全全转移走了。
顾牧对此一无所知。
整个权限交接过程均由慧宁主导。
顾牧像一个被精心安排了位置的背景板人,被动接受着家里的一切变动。
他唯一能直观感受到的,是慧宁对他越发无微不至的体贴,和那份几乎熨帖到骨子里的温柔顺从。
对于慧宁的改变,顾牧相当受用,甚至觉得本该如此。
顾牧出身豪门顾氏,排行第三,自幼在锦衣玉食和无数佣人服侍中长大。
两年前,他与父母在职业发展路径上爆发激烈冲突,一气之下离家出走。
离家后,他变卖了两辆跑车作为启动资金,白手起家创立了如今这家公司,一心要向家族证明自己的能力。
时至今日,他的公司已小有起色。
立业之后,理当成家。
但顾牧认为时机未到,总想着再多赚一些钱,把自己的经济基础打得更牢固些,再考虑婚姻大事。
顾牧是喜欢慧宁的,所以现在才和她谈恋爱、同居。
但他不会和她结婚。
在他眼中,慧宁够不上嫁入顾家的标准。
诚然,慧宁是很好很温柔的人,她人如其名,气质如水安宁、相貌平淡清秀、性情温柔和顺,家世清白。
但豪门婚姻的核心始终是门当户对+利益捆绑,以慧宁的出身和资源,显然是连门槛都够不上的。
正因为心里知道两人最终不会结婚,他以婚姻为饵拿捏她的时候才那么轻松自如、信手拈来。
顾牧总是能很清晰得感受到慧宁对她的爱,除了那晚,他从不担心她会离开。
被偏爱的人,都有恃无恐。
只是他目前也并不好受。
他那些周旋于市场与资金的压力、内心深处渴望证明自己的焦虑,所混合成的扭曲、暴躁、癫狂等众多不堪情绪,从前只会在绝对安全的慧宁面前倾倒。
如今因为两位专业管家的入驻,顾牧那套持续了一年的情绪暴力宣泄体系,不得不戛然而止。
尤其在新管家全面入驻两人生活的这一周里,各种微小瑕疵在所难免。
新管家再专业,也颇为需要一些时间来适应,这位独立创业,却带着众多浓厚旧贵习气的男主人,那些独特又苛刻的生活习惯。
每当那些细微的偏差出现,顾牧就会感到那股被强行压抑无处宣泄的戾气灼烧着他的神经。
他的眼神变得极冷,满含不容置疑的、强烈的失望与迁怒,像淬了寒冰的飞刃,精准地、极具压迫感地刺向站在不远处的慧宁。
而慧宁,早已洞悉这位骄傲又脆弱的离家者脾性,在接收到顾牧眼刀之时,脸上立刻挂起那副被反复锤炼过的、满是顺从与歉疚的表情,声音放得轻柔又谦卑。
“哎呀。”她将懊恼与自责的尺度拿捏得恰到好处。
“真抱歉,是我疏忽了,忘记跟他们强调阿牧这个习惯……”
她一边说,一边极其自然地用身体微侧,形成一道柔和的屏障,阻挡了顾牧那锐利视线对管家的直接压迫,同时用肢体语言清晰地标示出责任在我我来承担的信号。
两位管家一目了然,不由得心生感谢。
在顾牧面前,慧宁绝不会流露出对管家工作的半分指摘,只是温和的指出正确的做法,用的是以往他交代钟点工一样的方式。
这些小小的瑕疵,总是这样被她轻而易举地,用体贴的话语和温和的态度遮掩过去,如同潮水轻轻抹平沙滩上的脚印。
离开计划的每一步,都在她精准的操控下,平滑地铺设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