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_全文免费无广告阅读 > 历史军事 > 雪落北山 > 第六十八章 麦田守护战

第六十八章 麦田守护战(1 / 1)

捐赠仪式后的第七天,程桐跑进院子,举着手腕对我大喊:“爸爸!你看!“

我放下手中的农具,看到她手腕内侧浮现出淡淡的金色纹路——正是那天麦芒缠绕的位置。纹路组成了一株微缩麦穗的图案,在阳光下泛着奇异的光泽。

“疼吗?“我轻轻触碰那些纹路。

程桐摇摇头:“不疼,就是有点热热的。“她歪着头想了想,“像握着爷爷煮的麦茶那种感觉。“

我正想详细询问,赵雨晴的车急刹在院门外。她跳下车,手里挥舞着一份报告:“程大哥!实验室有了惊人发现!“她的目光落在程桐手腕上,突然顿住,“天啊...这...“

“你也注意到了?“我问。

赵雨晴小心翼翼地托起程桐的手腕,从包里掏出放大镜仔细观察:“这不是普通皮肤反应...纹路里有叶绿素反应!“她抬头看我,眼睛瞪得溜圆,“程大哥,这些纹路是...活的植物组织!“

我的手机突然响起,是村委会的李会计:“得胜!村里来了几个陌生人,带着高级摄影设备,说是电视台的,鬼鬼祟祟在麦田边转悠!“

我心头一紧:“拦住他们,我马上到!“

赵雨晴主动留下照看程桐,我骑上摩托车冲向村口。远远就看到三个穿着户外装的人被村民围住,其中一人正举着摄像机拍摄麦田。

“请问你们是哪家媒体的?“我走上前问道。

一个戴鸭舌帽的男人转过身,露出职业化的笑容:“我们是《农业科技》杂志的,来做个专题报道。“他递过名片,上面的名字是“林强“。

我接过名片,注意到他的手指关节处有奇怪的茧,那是长期使用枪械才会形成的。而且《农业科技》早在两年前就停刊了。

“能看看你们的记者证吗?“我保持着表面的礼貌。

三人交换了一个眼神。林强笑着解释:“抱歉,今天出来急,忘带了。我们改天再来吧。“他们匆匆收拾设备离开,我已经记下了车牌号。

回到家中,赵雨晴正在院子里打电话,表情严肃:“...是的,样本A-7显示出独特的基因标记...不,这绝对不是自然变异能达到的...“看到我回来,她匆忙挂断电话。

“程大哥,我联系了母校的遗传学教授。“她压低声音,“桐桐手腕上的纹路...含有与桐麦完全相同的特殊DNA序列。“

我望向正在给爷爷读故事的程桐,阳光透过梨树照在她手腕上,那些金色纹路似乎在微微脉动。父亲坐在摇椅里,看似在听故事,眼睛却一直盯着程桐的手腕,目光复杂。

晚饭后,我帮父亲回屋休息。他坐在床边,突然从枕头下摸出一张发黄的图纸:“这个,该给你看了。“

图纸展开是一幅奇怪的图谱,由无数细线交织成网,每个节点都标注着日期和符号。我认出这是爷爷的笔迹,但完全看不懂内容。

“这是麦种记忆图谱。“父亲的手指沿着一条红线移动,“民国三十七年大旱...1962年虫灾...1998年洪水...“他的指尖停在一个金色标记上,“桐桐出生那年,麦子自发变异。“

我猛然抬头:“您是说...“

“桐麦认主。“父亲的声音轻得像叹息,“你爷爷说过,麦子活久了,会通人性。“他咳嗽了几声,“现在他们盯上了桐桐。“

“他们?“

父亲的眼神变得锐利:“周总背后的人。三十年前,就有外国人来找过你爷爷...“他的话被一阵剧烈咳嗽打断。我连忙扶他躺下,却发现他的枕头下还藏着一把老旧的猎枪。

那晚我辗转难眠。凌晨三点,手机突然震动,是张教授发来的加密邮件:“紧急!国际种业巨头BioGrain近期在华活动频繁,与周总公司有资金往来。他们专攻基因专利,小心桐麦!“

我翻身下床,轻轻拉开窗帘。月光下,麦田安静地起伏着,远处的电线杆上,一个不起眼的小红点正规律闪烁,是监控设备!

第二天一早,我召集了村里十几个年轻人,组成“麦田巡逻队“。我们采用最原始的方法,每隔两小时人工巡视一次,同时在田里布置了几十个稻草人。这些稻草人看似随意摆放,实则构成了一个严密的监控网络,任何陌生人进入都会立即被察觉。

赵雨晴则带着父亲的笔记本回到实验室,试图破译那些神秘的符号。下午她兴奋地打来电话:“程大哥!这些符号是一套完整的物候观测系统!“她的声音因激动而颤抖,“程叔叔记录的'柳絮多则霉病重',实际上是因为特定温度湿度下柳树花芽开放与霉菌孢子活跃期重合!这是惊人的科学发现!“

就在我们忙于防护时,程桐手腕上的纹路已经蔓延到了小臂,形成了一整株麦穗的图案。更奇怪的是,她对天气变化突然变得异常敏感。早晨她随口说“下午要下雨“,结果真的在三点钟飘起了细雨,而天气预报原本说是晴天。

父亲的状态时好时坏,每当清醒时,都会让我把程桐叫到床边,教她认识那些符号。令我惊讶的是,程桐学得极快,不到两天就掌握了基础符号系统,仿佛这些知识早已埋藏在她血液里。

第三天傍晚,巡逻队的小王急匆匆跑来:“得胜哥!西边麦田发现无人机!“

我们赶到时,一架黑色无人机正低空盘旋在麦田上方。我认出这是专业级的农业监测机型,配备有多光谱传感器,正是用来分析作物基因特性的设备。

“打下来!“李叔的儿子抄起竹竿就要动手。

“别急。“我拦住他,转向赵雨晴,“能干扰它的信号吗?“

赵雨晴点点头,从包里掏出一个奇怪的装置:“自制的电磁脉冲器,范围不大但够用了。“她按下开关,无人机立刻像喝醉酒一样摇晃起来,最终坠落在麦田边缘。

我们跑过去时,无人机还在发出微弱的嗡鸣。我拆下它的存储卡,插入手机,里面全是麦田的高清图像和光谱数据,最晚拍摄于十分钟前。

“他们在实时监控。“赵雨晴脸色发白,“这需要接收端就在附近!“

我们分头搜索,最终在村口的老槐树上发现了一个伪装成鸟窝的信号中转站。里面不仅有传输设备,还有一张手绘的程家院落平面图,程桐的房间被特别标了出来。

我的手不由自主地发抖。这不只是商业间谍行为,他们已经盯上了我的女儿!

回到家中,程桐正在院子里给父亲煎药。药罐咕嘟作响,蒸汽中混杂着艾草和麦香。她手腕上的纹路在暮色中微微发亮,像一盏小小的灯。

“爸爸,“她头也不抬地说,“明天会有大风吹倒东边第三排的麦子,得提前加固。“

我愣住了,东边第三排正是原始桐麦的保留区,那里种着爷爷留下的最古老的麦种。

“你怎么知道的?“

程桐抬起头,眼神清澈得不可思议:“麦子告诉我的。“她指了指自己的耳朵,“它们会唱歌,你听…“

我俯身靠近,却只听到晚风吹过麦穗的沙沙声。程桐的表情如此确信,仿佛真的听到了某种我无法感知的旋律。

那晚,我、赵雨晴和张教授在村委会开了紧急会议。张教授带来了更惊人的消息:“BioGrain在全球注册了数百项作物基因专利,他们通过专利诉讼已经让多个国家的农民无法种植传统作物!如果桐麦的特殊基因被他们抢先注册...“

“那就意味着我们种自己的麦子反而要向他们交钱。“我握紧拳头,“这群强盗!“

赵雨晴调出一组数据:“更可怕的是,桐麦的环境记忆能力如果被转用到其他作物上,可能会改变全球农业格局。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我们决定采取三项措施:一是向农业部和国安部门举报间谍行为;二是将最原始的桐麦种子分散藏在村里多个可靠人家;三是加快父亲笔记的数字化和备份。

凌晨两点,我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却发现父亲的房间亮着灯。推门进去,看见他正坐在桌前,面前摊开着那张神秘的麦种记忆图谱,程桐在一旁认真临摹。

“爸,您该休息了。“我轻声说。

父亲摇摇头,招手让我过去。他的手指点在图谱中央的一个复杂符号上:“这个,是'血脉印记'。“他的声音异常清晰,“桐麦认主后,会与守护者共生。“

我震惊地看着程桐手腕上的纹路,突然明白了什么:“所以桐桐能听懂...“

“麦语。“父亲点点头,“程家每三代才会出一个能听懂的。“他剧烈咳嗽了一阵,然后从桌下拿出一个小木盒,“这个,该传给你们了。“

木盒里,是一把古老的铜钥匙和一卷竹简。竹简上记载着程家先祖如何在灾年发现一株奇特的野生麦,又如何通过五代人的选育创造出桐麦的故事。最令人震惊的是末尾的记载,第一代守护者手腕上同样出现过“麦穗纹“!

“三天后是甲子日,“父亲说,“麦灵会醒。他们一定会在那天动手。“

“他们到底是谁?“我终于问出这个压在心头已久的问题。

父亲的眼中闪过一丝恐惧:“六十年前,一群外国人找到你爷爷,要买麦种。你爷爷拒绝后...“他的手微微发抖,“第二天麦田就被人纵火,差点绝收。“他指向竹简上的一处模糊记载,“你太爷爷写道,那些人手臂上有'三穗纹'。“

第二天,赵雨晴带着高级设备来扫描竹简和记忆图谱。当她看到“三穗纹“的描述时,脸色瞬间变得惨白:“程大哥!BioGrain的公司标志...就是三株麦穗!“

我们立即上网搜索,那家跨国巨头的logo正是三株金色麦穗组成的三角形。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公司历史显示其前身“三穗实验室“创立于六十年前!

一切线索突然串联起来,这不是普通的商业竞争,而是一场延续了半个多世纪的掠夺!他们想要的不仅是桐麦的商业价值,更是那种神秘的“记忆传承“能力。

第三天清晨,程桐突然从噩梦中惊醒,尖叫着说“麦子在哭“。我们冲到麦田,发现东边第三排的麦子果然倒伏了一大片,不是被风吹的,而是被人为割断的!更可怕的是,断口处渗出淡红色的汁液,像血液一样。

程桐跪在田埂上,眼泪大颗大颗地往下掉。她将手放在那些受伤的麦秆上,轻声哼唱着一首奇怪的歌谣。渐渐地,红色汁液停止了渗出,倒伏的麦秆竟然慢慢挺直了一些!

赵雨晴采集了汁液样本,检测后震惊地发现其中含有与程桐血液相似的成分。“这...这超出了科学解释的范围...“她的声音发抖,“桐麦和桐桐之间确实存在某种生物能量交换!“

下午,村委会的喇叭突然响起:“全体村民注意!村东发现可疑人员!重复,村东发现可疑人员!“

我抓起锄头就往外冲,身后跟着十几位手持农具的村民。我们赶到东麦田时,看到五个穿着防护服的人正在采集麦穗样本,旁边停着两辆没有牌照的黑色越野车。

“住手!“我大吼一声冲上前去。

那些人迅速收起样本跳上车。最魁梧的一个转身面对我们,突然掀开防护面罩,是周总!他的眼神冰冷得可怕,完全不像往日那个圆滑的商人。

“程先生,“他冷笑道,“你以为把种子交给国家就能保住它?“他举起一个小型冷藏箱,“我们已经拿到了想要的东西。“

我正要上前,他突然拉开外套,里面赫然绑着一排炸药!

村民们惊恐地后退。

“别紧张,“周总狞笑着,“这只是保险。“他慢慢退向车子,“告诉老程头,三穗实验室向他问好。“

越野车扬长而去,留下愤怒的村民和一片狼藉的麦田。我跪在地上,看着那些被粗暴采集过的麦株,心如刀绞。这些不仅是作物,更是程家五代人的心血,是有记忆、会“疼痛“的生命!

回到家中,父亲听完我的描述,反而出奇地平静。他让程桐扶他来到院子里那棵老梨树下,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布袋。

“这是最后的原种,“他说,“你爷爷留下的。“他倒出七粒深紫色的麦粒,与普通桐麦完全不同,“种下去,三天后就能见分晓。“

我小心地接过这些珍贵的种子,注意到每粒上都刻着一个微小的符号,正是记忆图谱上那个“血脉印记“。

“爸,周总说的'三穗实验室'...“

父亲的眼神变得深邃:“六十年前,他们烧了麦田。今天,他们偷走了一些。“他握紧我的手,“但他们永远得不到真正的桐麦之魂。“

夜幕降临,我按照父亲的指示,将那七粒特殊麦种种在了院子中央。程桐坚持要帮忙,她手腕上的纹路在月光下闪闪发亮。当我们埋下最后一粒种子时,她突然轻声说:“爸爸,麦子说...战争才刚开始。“

远处,不知何时出现了几架无声盘旋的无人机,像一群伺机而动的秃鹫。我和程桐站在新翻的泥土旁,身后是亮着灯的老屋,父亲的身影映在窗帘上,如同一座不屈的丰碑。

这场守护麦田、守护记忆、守护血脉的战争,才刚刚拉开序幕。

最新小说: 长篇南河 汉末乱入争霸 梦泽塘 雪落北山 私梦游记 一路行之神传 我的浮生笔记 梁人者说之我的1996 敕勒歌:从烽火六镇到盛世长安 大英帝国的神秘职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