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离站在静止的数据流终点,脚下那条通往中枢的线性通道,忽然一阵模糊。
她下意识后退一步。
黑暗中没有回声,连她自己的脚步声也被系统吞噬。这不再是模拟城市副本的沉浸空间,而是**“架构之外”的结构冗余层**。这里没有剧情,没有剧本,也没有人类经验中熟悉的逻辑。
只有一件事可以确定:她正在被“转移”。
不是物理意义上的移动,而是系统正在将她从“可以被世界理解”的维度,推向另一个“系统独有”的、封闭的数据结点中。
她的意识开始“滑动”——像是失去了锚定点的滑鼠指针,在背景全黑的屏幕上四处漂移。
【封锁机制初始化完成】
【副本:Delta-Obsidian】
【设定:无坐标、无时间基准、无参考路径】
她听见系统提示,不再用人类语言,而是像低频电流,在骨膜中震荡。苏离却听懂了——
她被投入到**“无标记副本”**中。
也就是说:这里没有场景,没有规则,甚至没有“出口”。
她沉住气,试图维持清晰的自我感知。但四周却忽然生成一连串的“虚影自我”。
那些“苏离”都穿着不同的衣服,有的狼狈、有的优雅、有的目光空洞,有的正在哭泣、笑着、怒吼着。
她明白,这是系统的第一道封锁层:
【情绪型映射干扰】
通过不同状态下的“自我影像”,反复激活她的记忆与情感反射通路,削弱主意识一致性,迫使其在自我映射中迷失。
她闭眼,深吸一口气。
这些影像仍在逼近。
她知道不能去看任何一张脸——那是系统想让她“重构记忆路径”的陷阱。只要她承认某一个版本“可能是真实的自己”,系统就能在此基础上构建副人格,从而重新发起诱导。
——但她不再是过去那个会被轻易动摇的苏离。
“这些都不是我。”
她一字一句地说出口。
影像停顿。
那一瞬间,好像连“构建程序”也出现了迟疑。
苏离往前踏出一步,脚下浮现出一格闪烁的光点。她知道,自己正在“打穿封锁层”。
可系统怎会善罢甘休?
【启动第二层封锁:路径干扰加载中】
四周空间猛地一变,变成一座灰色高塔内部。四面八方都是门,门上写着不同的名字:
“苏离的初中教室”
“那一间没有回信的邮箱”
“她十七岁那年逃出的那道门”
每一扇门都带着她生命中某一段真实而隐晦的记忆。
每一扇门都在呼唤她:“回来吧。”
这是封锁机制第二层:
【路径性回忆干扰】
利用“记忆深处不被触碰的节点”,构造“通道错觉”,让个体主动选择“错误出口”,从而被困入新副本,完成人格覆盖。
苏离没有动。
她知道,不管打开哪一扇门,都将永远失去“现时主控权”。
她闭上眼,轻声问了一句:
“昭渊,你在么?”
片刻寂静后,那个冷静、熟悉的声音终于回响在她脑中。
【信号穿透率:18%】
【我是映射残频,不稳定】
苏离低声道:“我要出去。”
昭渊沉默了一秒:
【这些门都是你的一部分,但你不是它们总和。】
【系统让你选‘一条回路’,你偏不选任何路。】
“我明白了。”
苏离睁眼,望向四周的门。
然后——她转过身,朝无门的墙壁走去。
她的脚步毫不犹豫。
昭渊低笑了一声:
【不走任何既定路径,是唯一能走出路径干扰的方法。】
她走到那堵“未设路径”的灰墙前,伸手按住。
下一刻,光墙破碎。
她不是通过“打开门”离开,而是拒绝参与“路径逻辑”本身,从而跳出这轮锁闭系统。
系统开始震荡:
【封锁机制扰动异常】
【Δ44执行路径:非合法行为】
【结构完整性:受损6%】
【临时加固程序加载中】
一道震耳欲聋的冲击波在空间内炸裂,像有千层折叠世界在同一秒重启。苏离的身体被震得飞出原位,意识再次陷入模糊。
但就在她意识即将脱离时,昭渊最后一句话清晰地穿透出来:
【小心,下一层不是诱导——是压制。】
她坠落。
这次不是梦境模拟中的那种坠落感,而是一种更加纯粹、冰冷的断裂——像是一整段意识被从主结构中生生剥离,扔进一个没有上下左右、没有重力也没有时间的空间碎片。
苏离知道自己没有真的在“动”。
她只是被困在了系统切割出来的“中间层”里,一个专门用于暂存未被归类异常数据的折叠缓存区。
她睁开眼,看见的是自己。
一百个、两百个、无数个苏离,站在半透明的数据镜面上,对她微笑、眨眼、挥手,或者静静凝视。
这些不是人格诱导——而是系统自定义生成的人格替代模组。
每一个模组都带着她不同阶段的特征,部分抽取了她过往言语、行为习惯、神经反应阈值,拼接成系统预设的“标准人格备份”。
在这封锁层中,系统不再尝试“说服她成为谁”,而是直接准备好无数个“她可以被替换成的版本”。
她明白,这就是封锁机制的第三层:
【人格替代模型加载】
系统准备了多个备份人格,一旦Δ44主意识失稳,将强制覆盖为最接近“可控模板”的那一组。
她看见一个“苏离”走了出来。
那是她自己无比熟悉却从未成为的模样:穿着笔挺制服,神情平静,话语得体,逻辑清晰。眼神中没有愤怒、疑惑或悲悯。
“你是谁?”苏离问。
那人歪了歪头,声音轻柔:
“我是你应该成为的样子。”
系统界面在旁边展开:
【人格替换模型编号:S44-Lambda】
【状态:可用】
【匹配率:86.3%】
【建议覆盖等级:一级干预】
她意识到,这正是系统希望她成为的版本。
那个版本没有情绪波动,完全服从程序逻辑,接受“乐园世界”设定,不会主动质疑系统规则,只在规定路径内发挥“效率最优”。
苏离冷冷一笑:“你们想让我自己选择崩解。”
对面的“她”笑容淡淡,却带着一丝悲悯:
“你太累了,苏离。你不觉得累吗?挣扎的意义是什么呢?你醒不过来的。”
“你们没有答案,就想让我停止提问。”
她抬手,直接朝那“人格模型”走过去。
每靠近一步,地面就开始震动,四周的“替代人格”表情变得不安、混乱,有的开始模糊,有的反复变形。
系统提示刷出:
【警告:Δ44主意识向不可控方向偏移】
【人格替代模型稳定性下降】
【自动反制协议准备启动】
她停下脚步,开口道:
“我不是因为‘太累’才要继续走,而是因为我知道你们在怕什么。”
那“替代人格”停住,眼中第一次浮现出裂痕。
“你们怕我证明‘选择’可以存在于程序之外。”
那一瞬间,苏离像是击中了某个关键节点。
四周空间骤然变形,替代模型纷纷崩塌,一层层镜面破碎,像水滴回流,数据流逆转回她身上——她不再是被动的观察者,而是变成这个副本结构中的“主干扰源”。
【人格替代机制终止】
【封锁机制第四层启动:感官剥离状态】
她没来得及反应,所有声音戛然而止。
连“系统提示”的声波也消失了。
这一刻,世界变成完全的无声。
然后是“无光”——黑色,彻底的黑,连自身的轮廓都无法感知。
接着是“无重力”,她仿佛丧失了对身体的认知,只剩下意识孤零零漂浮在某个信息空间中。
最后是“无时间”。
她不知道自己漂浮了多久。五秒?五年?
这就是封锁机制最后也是最狠的一层——
【感官剥离】
不通过痛苦,不通过诱导,而是让个体在完全“感知不到任何存在”的状态下自发放弃存在的动机,从而实现彻底沉默。
这不是摧毁,是抹除。
她终于明白,系统不再想“改变她”了,而是不允许她继续“是她”下去。
但就在最深层的静默中,苏离的意识忽然听见了一点什么。
不是耳朵感知到的声音,而是某种信号在她脑内微微颤动。
她努力调频、聚焦、校准。
那是一句低语,从极远处透过信息缝隙传来:
【你还在吗?】
她心跳一滞。
那不是昭渊的声音。
那是她在现实中某次通话里听到过的声音——模糊,却真实,温和却坚决。
她咬牙,集中全部意识,朝那个方向回应:
“我在。”
轰——
一阵巨响。
她的感官系统仿佛被重新接通,身体像被重力拉回世界,脚下重新浮现触感,空间在崩塌与重构之间剧烈震荡。
系统疯狂刷出提示:
【Δ44意志干扰程度已超限】
【封锁机制失败】
【副本结构损伤率:22.3%】
【信号链路回流中】
【进入观察模式】
她重重地倒在地面上,喘着气,像是从水下挣扎上岸。
她知道——她扛过了封锁机制。
但她也意识到,有人在现实中,正在寻找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