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颂一路下山,却是一次也没有回头。
他怕一回头,望见那山那水,便不愿走了。
山脚下,有一条清澈的河流。河流的源头在山上,山里小小的细流倒成了条山下不小的河流,江颂不自觉勾起了嘴角。
“只是不知道我这山上小小书生,是否能成为山下的大人物。”江颂想到这也哑然失笑起来。
他走到河边,蹲下去用双手捧起河水拍在脸上,像是要让自己清醒清醒。
沿着河流继续往前走,江颂看见远处升起一缕炊烟。
愈来愈近,那烟也愈来愈粗,颜色也要更甚几分。
江颂目光下移,眼前是一座房屋。虽称不上豪华,倒也比山上那座草庐好上不少。
屋前有几块农田,田里此时正有四人光着膀子在劳作。
太阳已经西去,天气也算不上炎热,那几人的身上却全是汗水。黝黑的皮肤在阳光下格外耀眼,像烈火铸成的精钢,闪烁着光芒。
江颂没有上前,只是蹲坐在田垄上,静静地望着。
他以前在山上也时常干些农活。只是师徒二人胃口比较小,加上山中资源颇多,江颂从来没像山下这般辛苦。
不知看了多久,江颂的腿都有些发麻,那几人还在卖力地挥动着锄头。
远处,一位农妇向这边走来。她右手牵着位七八岁的稚童,发髻高高竖起;左臂上挂着一个竹筐,竹筐里还有个一两岁的婴儿。
“爹、大哥、二哥、福来,饭好了,回家吃饭咯。”妇人大声喊道。
田里的男人听到女人的话,便停下了手中的活。他们扛起锄头走回家,就像打了胜仗凯旋而归的将军一样。
为首的老人看见田垄上的年轻人,便径直走了过去。“后生呐,俺家儿媳妇叫俺回家吃饭。眼看这天也快黑了,你要不跟俺回家吃个饭,也就添副碗筷,不妨事。”说完还拿手指了指天。
江颂猛然回过神来,双手作揖,“老人家您客气了,小生在外游历,您能邀小生吃一顿饭,小生当真是十分感谢。”
老人摆摆手,“后生呐,没啥谢不谢的。咱们庄稼人呐,就是喜欢热闹。桌上多个唠嗑的人,咱们家里人也开心。”
太阳落下去了,月亮升起来了。天上星光点点,人间灯火阑珊。
江颂跟着一行人在饭桌上坐下。眼前不是什么山珍海味,只是寻常人家的寻常饭菜,也是江颂从小和师父吃的饭菜。
“后生呐,老头看你穿的整整齐齐的,说话文绉绉的,估计你是个读书人吧。不知道你叫啥,家住哪里嘞?”
“老人家客气了,小生名叫江颂,打小住在前头那山里,让师父教着读了几本闲书。”
“前头那山?哦,你说的是仙翁山吧,咱们这最有名的就是这仙翁山了。别人都说这山上有神仙,俺和几个孩儿时常往山上去砍些木材、摘点草药,倒是从来没有见过啥神仙。后生你打小住那,就给老头说道说道,那山上到底有没有神仙啥的?”
“神仙啊,约莫是有的吧。”江颂顿了顿,又说:“但这神仙,估计喜欢乱跑,不然咋都看不见呢?你说是吧,老人家?”他不经意间往山那边看了一眼,满是回忆。
“也是也是,神仙可是大忙人嘞。管这管那的,要不然哪有咱们这好日子过呐。哈哈。”
饭后,几个人又在一起拉起了家常。
夜更深了,众人散去,小屋也慢慢入睡。
咯咯咯——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和第一声鸡鸣一同到来,江颂也已经收拾好了行囊,准备启程。
院子里,老人家正拿着扫帚打扫。
“江小子呐,就走了啊。”
“是啊,老人家。”
“以后还可以来咱们家吃饭哦,俺老头子挺喜欢你这小子的。”
“一定会的,老人家。”
“一路顺风。”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