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舞动诗心(1 / 1)

春分的风裹着玉兰的香,漫进诗韵澜庭时,沐荷正将最后一块竹简书嵌进湖心亭的栏杆。竹简上“雪落庭梅诗韵添”的字迹在暖阳里泛着光,与湖面的波光交缠,像无数个跳动的音符。临风从舞蹈学院回来,手里捧着个丝绒盒,打开时露出件水绿色的舞衣,裙摆绣着流动的诗行,针脚细密得像把《荷梅诗钞》的字句都缝进了绸缎。

“是舞蹈系的师生托人送来的。”他指尖抚过舞衣上的荷纹,金线绣的“以文为帆”四个字在光里闪闪烁烁,“她们要排一支《诗心赋》的舞,想以两世的诗为魂,让文字在肢体里流动,说这舞衣得沾点诗滢轩的墨香才灵动。”

沐荷将舞衣铺在石桌上,忽然发现裙摆的水纹与诗韵澜庭的湖岸线完全重合。最妙的是袖摆处的留白,绣着半阙《凰赋》,恰好能与临风新填的词句衔接:“凤舞九天衔墨去,荷摇碧波载诗来。”风过时,舞衣的飘带轻轻扬起,像两句诗在风里对答,尾音缠着玉兰的香。

案头的青铜镜忽然转了个角度,镜面映出舞衣的影子,与窗外飘落的玉兰花瓣叠在一起,竟在亭柱上映出幅流动的影:穿青衫的书生挥毫时,墨汁溅在蓝裙上,晕出的痕迹恰好成了支舞的轮廓;穿蓝裙的女子踮脚旋转,裙角带起的风将诗稿吹向湖面,每个字都化作只水鸟,贴着波心起舞。

“这舞原是有根的。”沐荷望着镜里的影子,忽然想起潇湘书院那株会“还魂”的草,“老秀才说,清末民初有位叫‘云袖’的舞者,曾在澜庭诗社的曲水旁跳《荷风舞》,璞玉为她写过‘袖卷诗三百,裙承月一弯’,可惜舞谱早失,只留下这两句残诗。”

传文匣里的《诗脉新篇》忽然轻颤,夹着的玉兰花瓣飘落,落在舞衣的袖摆处,竟粘住了半行新添的批注:“诗为骨,舞为魂,所谓诗心,原是让文字长出翅膀。”字迹是舞蹈学院的教授写的,笔锋里带着点灵动,像舞者踮脚时的足尖。

湖畔的排练厅里,舞者们正在试穿舞衣。领舞的女生叫清禾,眉眼间有几分碧玉的影子,她踮脚旋转时,裙摆的诗行在光里展开,竟与湖面的倒影连成篇完整的诗。“您看这转身的弧度。”她指着《诗心赋》的舞谱,某个定格动作恰好是“雨敲心湖涟漪现”的字形,“我们对着诗稿练了三个月,总觉得还差层意思,像墨里少了点朱砂的艳。”

沐荷忽然想起那支银簪,取出来别在清禾的发间。珍珠的光落在舞衣的荷纹上,金线绣的字迹忽然发亮,像被注入了魂魄。清禾再旋转时,裙摆扫过地面的影子,竟在青砖上拓出朵并蒂莲,与诗滢轩院角的那株分毫不差。“是了!”她惊喜地笑,“是两世的牵挂在牵着我的手!”

临风从包里掏出个锦袋,里面是用诗韵澜庭的湖水调和的朱砂,“这是按《凰赋》手稿的墨法配的,璞玉写‘凤’字时,总在墨里加三滴胭脂,说这样字才有血气。”他用毛笔蘸着朱砂,在舞衣的留白处补全那阙诗,笔尖划过绸缎的声响,与舞者的足尖点地声连成韵。

三日后,《诗心赋》联排时,舞台背景是块巨大的水幕,投影着从黄山到潇湘的诗稿,舞者的身影穿过字句时,墨痕会顺着肢体流动,像把两世的诗都穿在了身上。当清禾跳到“情丝缠绕岁月甜”时,水幕上的字迹忽然化作漫天柳絮,与台下观众手里的玉兰花瓣相碰,激起片细碎的光。

“您看那束追光。”舞蹈学院的老教授指着舞台,光柱落在清禾的发间,银簪的珍珠折射出的光斑,在水幕上拼出“云袖”二字,“这舞者定是与当年的云袖有渊源,我奶奶就是云袖的学生,说她跳《荷风舞》时,也总在发间别支银簪。”

联排结束后,清禾捧着本泛黄的舞谱来找沐荷。是她奶奶留下的,首页画着个舞者的剪影,裙摆的诗行与《诗心赋》的舞衣如出一辙,末页有行小字:“璞玉先生言,舞到极致,字会自己跳出来。”舞谱的夹层里,藏着片干枯的荷叶,叶脉的纹路与诗滢轩的荷纹完全重合。

“原来云袖就是碧玉的学生。”沐荷忽然明白,所谓传承从不是断裂的线,是云袖的舞鞋踩着碧玉的胭脂,清禾的足尖接着云袖的衣袂,像首永远续不完的诗,“璞玉写的‘袖卷诗三百’,原是让文字在舞者的肢体里生生不息。”

临风用诗韵澜庭的柳木做了支舞杖,杖头雕着朵含苞的梅,绽开时会露出“舞动诗心”四个字。清禾握着舞杖排练时,杖头的梅瓣忽然轻轻颤动,与她发间的银簪相和,像璞玉与碧玉在为她伴舞。有次她不小心将舞杖掉在地上,杖头碰着青砖的声响,竟与《凰赋》的平仄相合,惊得众人都说“木头也懂诗”。

公演前一日,诗韵澜庭的湖面搭起了临时舞台。月光漫在水面,舞者们穿着舞衣排练,裙摆的诗行映在水里,像无数条鱼在波心游动。沐荷与临风坐在湖心亭里,看着清禾旋转时,忽然听见水幕里传来声轻叹,像碧玉在说“就是这个样子”,又像云袖在道“终于等到了”。

公演那天,剧场座无虚席。当序曲响起,水幕上的诗稿开始流动,清禾穿着水绿舞衣从光里走出,每一步都踩在诗行的节奏上:踮脚是“云海听涛”的起伏,旋转是“飞瀑流泉”的湍急,俯身是“雨敲心湖”的轻颤,扬臂是“凤舞九天”的舒展。当她跳到“两世诗心一脉连”时,所有舞者的裙摆同时展开,拼成幅完整的《荷梅同春图》,引得台下掌声雷动。

有位白发老人在台下落泪,说这舞让她想起了年轻时的云袖,“当年云袖跳《荷风舞》,也有个动作是俯身蘸水,指尖划过水面时,真的会有字浮起来。”她从包里掏出个银镯子,内侧刻着“云袖”二字,与沐荷的银簪是同个工匠的手艺,“这是璞玉先生送的,说‘镯如诗环,圈住岁月’。”

谢幕时,清禾捧着银簪和镯子谢礼,两支银器相碰的声响,在剧场里荡开圈余韵,像两句诗在时空里相遇。观众席里忽然响起合唱,是孩子们在念《荷梅诗钞》里的句子,童声混着舞者的呼吸,像把两世的诗心都揉进了声浪里。

演出结束后,清禾将舞衣送给了诗韵澜庭的纪念馆。展柜里,舞衣的旁边摆着云袖的舞谱和璞玉的诗稿,三者的荷纹在灯光下连成线,像条跨越百年的河。有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趴在展柜前,指着舞衣上的诗行问妈妈:“这些字会累吗?它们跳了这么久。”

沐荷笑着答:“不会呀,因为看的人心里有爱,字就永远有劲儿跳。”小姑娘似懂非懂,却伸手在玻璃上跟着舞衣的纹路比划,指尖的影子落在“以文为帆”四个字上,像给文字添了对小小的翅膀。

回程的路上,清禾给沐荷发来段视频。是她奶奶看演出的样子,老人虽然看不清舞台,却跟着节奏轻轻点头,手指在膝盖上打着拍子,像在跳那支失传的《荷风舞》。视频的最后,老人说:“云袖先生说得对,诗是活的,舞是活的,只要有人记得,它们就永远在跳。”

回到诗滢轩时,院角的玉兰又落了片花瓣,飘进窗棂落在《诗心赋》的舞谱上。沐荷将花瓣夹进谱子,忽然发现它的形状与清禾某个旋转的剪影完全重合。临风从包里掏出块新雕的玉佩,是用诗韵澜庭的湖底石做的,上面刻着舞者的剪影,裙摆的诗行里藏着“舞动诗心”四个字,石纹里还沾着点湖水,像把整个春天的灵动都收了进去。

案头的青铜镜映着窗外的月光,镜里的舞衣影子与玉佩的刻痕在光里交缠,像璞玉与碧玉在轻轻颔首。沐荷知道,《诗心赋》的故事还远没结束——那些舞台上的旋转、水幕里的诗行、观众眼里的泪光,都不是短暂的绽放,是文字的魂魄在起舞,是诗的血脉在流动,是百年前的“袖卷诗三百”,终成此刻的“舞尽世间春”。

晨光漫进画室时,第一缕阳光落在玉佩上,折射出的光斑在宣纸上拼出个旋转的舞者,裙摆的诗行里,既有黄山的云,又有潇湘的雨,像支永远跳不完的舞,等着每个爱诗的人,继续往下跳,往更热闹的人间跳,往无尽的岁月里跳。

最新小说: 星恋雅望—还好没错过你 卫霜 恶雌被退婚?毛茸茸兽夫都争我宠 和竹马分手后,被太子爷蓄意诱吻 神明三岁半,御棺砸鬼惊动地府 失效温柔 神豪:大小姐搬空家产随军养崽 孤鹤寄春山 荼蘼花开,花事荼蘼 穿书后,我强取豪夺了恶毒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