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西沉,橘红色的晚霞将王家院子里的老槐树染成了金色。
王家人下了牛车,拎着卖豆腐的器皿朝村里走去。
葛云和周箬手里拎着肥鸡肥鹅,肥鹅翅膀扑棱得尘土飞扬,两只母鸡在葛云手里吓得缩紧了脖子。
这阵仗很快引得村里人探头张望。
“哎哟喂!”李婆子踮着小脚追出来,看到王富贵手里那十斤猪肉和王有才手里的大猪蹄,浑浊的眼睛瞪得溜圆,“老王家,你们这是捡到银子了?买这么多肉!”
赵铁柱扛着锄头嗤笑:“怕不是真把闺女卖了吧?”
王锦年脸色一沉,正要开口却被王翠花拉住袖口,她直直看向赵铁柱,目光冷的像淬了冰。
“舌头不想要,我可以帮你免费割了,放心我下手快,绝不会痛。”
赵铁柱想起那日王家的惨叫声,讪讪闭嘴,扛着锄头回家了。
李婆子不服气,边走边骂:“呸,谁知道这银子怎么来的。”
王家院子里,米面猪肉鸡鹅堆成了小山。王知微带着几个小的绕着这些东西转圈跑,欢快的笑声在院子里回荡。
“肉肉!好多肉肉!”三房的二儿子王二虎拍着手蹦跳,口水顺着嘴角往下淌。
王野小心翼翼地摸了摸装白面的布袋,又赶紧缩回手,生怕弄脏了这精贵东西。
王大虎守着那块十斤重的五花肉,手指在肥厚的肉皮上戳来戳去,这么多肉,他吃完一定要顶着油花花的嘴去村里炫耀一番,看看谁还敢再说他们家是村里最穷的。
王翠花看着这群小崽子疯闹的样子,对着葛云周箬两人喊道:“大伯娘,二伯娘!把这猪蹄和那块五花肉全部烧毛,鹅杀了拔毛!”
孩子们立刻噤声,但眼睛里的兴奋劲儿怎么也藏不住。
最小的王三虎甚至偷偷伸出舌头,舔了舔放在地上的猪蹄。
“出息!”老太太笑骂一声,转身去了厨房烧火。
葛云一听,也顾不上喝水了,麻利地挽起袖子,粗糙的手指在围裙上蹭了蹭就抄起火钳:“老三家的,赶紧烧水!今晚可算能吃上口像样的肉了!”
她眼角眉梢都带着掩不住的喜气,动作比平时还要利落三分。
一边的周箬难得没缩手缩脚,一把抓住鹅脖子,这可是鹅啊,她活了几十年还没尝过鹅肉的滋味,就是那五花肉她也就过年的时候沾过一筷子荤腥。
那鹅刚要扑腾,就被她麻利地扭住翅膀,动作熟练得完全不像平日怯懦的模样。
“二伯娘今日倒是胆大。”王翠花坐在一边舀了一瓢水喝着,一路回来她也是渴坏了。
周箬脸上泛着红光,手上动作不停:“这……这不是想着孩子们好久没沾荤腥了……”
她拔毛的手又快又准,一根根鹅毛落在脚边的木盆里。
葛云那边更是热火朝天,猪蹄在火上‘滋滋’作响,她时不时翻转着,嘴角的笑意是压都压不住。
厨房里弥漫着油脂融化的焦香,两个妇人干得比过年大扫除还起劲。
王翠花靠在门框上,看着她们难得默契配合的样子。身后传来孩子们压抑不住的窃窃私语。
“我待会要吃这么大一块!”王二虎张开手臂比划着。
“我要喝肉汤泡饭!”王知微小声说。
“我、我要吃大猪蹄……”王林说完不忘偷瞄一眼王翠花,声音细若蚊呐。
“阿奶!”王翠花转头朝厨房烧火的老太太喊,“出来把这肉洗了切块!”
赵小兰闻声窜过来,伸手就往肉上摸:“娘来娘来!”
“滚边儿去!”王翠花一擀面杖敲在她手背上,“十斤肉过你的手,能剩七斤就不错了!”
老太太两三步上前,将赵小兰挤开,浑浊的眼睛在肉上扫了一圈:“赵小兰,你要是敢趁机偷肉回娘家,我叫老三连夜休了你,正好我大孙子在家,会写字!”
老太太嘴上骂着,手上却利落地抄起菜刀开始洗肉切肉,刀刃在案板上‘咚咚’作响。
厨房里葛云蹲在灶膛前烧猪毛,火钳夹着猪蹄在火上‘滋滋’作响,焦糊味混着肉香弥漫开来。
周箬跟大鹅搏斗得满头大汗,鹅毛飞得满屋都是,有几根还粘在了王知微的刘海上。
肥瘦相间的五花肉被老太太切成整齐的小方块,油花在阳光下泛着诱人的光泽。
闻讯而来的里正一进门看到这场景一脸惊诧。
“王家的你们这是要办酒席?”
里正看到盆里放的十斤五花肉和肘子,老半天说不出话来,村里就是成亲的喜宴也用不上这么多肉,顶多青菜加两片肉一起炒出来就算一道荤菜了。
“买这么多肉,银子是大风刮来的不成?”
王富贵擦了擦额头的汗,笑眯眯地说:“里正叔,这不是翠花那丫头孝顺嘛,手里有点银子就想着改善改善大家的伙食。”
“胡闹!”里正看着王翠花吹胡子瞪眼:“到底是小娃娃留不住银子,这管钱的事,还得是大人来。”
王富贵心里暗自叫好,他刚才就是故意那么说的,等的就是里正这句话。
但他被王翠花打怕了,今天又被威胁了一顿,眼下他也不敢太直白,只能给里正上眼药,好借里正的嘴说出来。
一边的里正完全不知道自己被人当枪使了,还要数落王翠花两句。
旁边的王锦年实在看不下去了,上前拦在王翠花面前:“里正叔有所不知,今日放榜,小生不才中了秀才,妹妹为了替我庆祝,这才买了这么多肉。”
‘啪嗒’一声,王老头的烟杆掉在了地上。
整个院子鸦雀无声,连呼吸声都清晰可闻。
“什……什么?”老太太的声音都变了调。
王锦年微微一笑,从怀中掏出一纸文书,轻轻放在桌上。
王老头颤抖着手拿起来,浑浊的眼睛突然湿润了。
“好!好!好!”王老头猛地一拍桌子,“我王家终于出了个读书人!”
刹那间,院子里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王有才拍着王锦年的肩膀连说了三个好:“咱们王家终于立起来了!”
葛云和周箬抱在一起又哭又笑,这些年为了供王锦年念书,一家老小勒紧裤腰带,一日两顿稀粥成了村里的笑柄。
今日终于扬眉吐气,她们等这一刻等了太久,久到心生怨怼。
如今王锦年中秀才的事就像久旱逢甘霖让她们浑身舒畅。
老太太开心的在院里转着圈,嘴里念叨着祖宗保佑。
连一向精明的王富贵都红了眼眶。
他儿子终于考上秀才了,这些年为了供儿子念书,明里暗里没少被二房阴阳,如今他也算熬出头了。
里正激动的手脚发抖,向王锦年拱手:“太好了,太好了咱们大河村终于出了个秀才了!”